拜讀兩位旅外學者的研究心情,
剛踏入研究領域也令我感受良多。

多虧有一個數學不太好但是很能敘述的女朋友,
讓我有機會看到更多的自己,也可以思考更多關於自己。
一開始我和她都認為,
嗯!好一個熱愛科學的有志青年!
就是那種,小時候會在科學博物館耗一整天、
看到飛機電腦太空梭眼睛會發出耀眼的光輝、
或是一定要買科學相關的課外讀物。
不過,事實上,去科學博物館最開心的是可以吃麥當勞。
對於哪時候看過飛機之類的東西也沒什麼印象,
科普書買回來了,卻沒有一本認真看完過。

如果以對於科學的喜好來評分的話,
我根本就不應該來念物理所,甚至不應該念科學相關領域。
於是出現了一個動搖根本的問題,
當初是為什麼會想來念科學?
又是為什麼,在短暫的離開後,會再回來?

總是會跟別人說我是從國中就喜歡理化、高中愛上物理。
事實上,我喜歡理化是因為我總是可以拿到很高分,
在高二的某一次力學考試,因為成為全校少數及格之一,
而成為熱愛物理的基礎。
所以,如果當初問我為什麼喜歡科學,
基於不被視為只重視分數的書呆子,
我可以講出冠冕堂皇的三個理由。
卻沒有種說出,
我只是喜歡在分數上贏過別人。

因為我考得贏別人,所以我應該是喜歡物理。
所以我也應該立志考上物理系,
應該對科學相關新聞感到興趣,
應該喜歡看愛莉絲夢遊量子奇境。
好險,這些邏輯逆轉的應該在我大四那年終止,
但是也不是因為想清楚了什麼,只是很直覺的這麼做。
後來,我有了探戈、電影節、藝術季,還有一年的軍旅生活。
在這來回中間我有想很多嗎?應該沒有。
因為對於當下的事,我總是很沒有太多的判斷和思考。
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個譬喻:
像是坐在一列向後疾駛的火車尾巴,
過去看得清楚,現在很模糊,未來不知道。

也許是距離夠了,漸漸也看清楚科學這件事在生命中的權重。
其實,我沒有像我當年想得那麼喜歡科學。
但那卻是我並不討厭,也能夠勝任愉快的一件事;
我不會願意為他犧牲所有時間,卻願意一天為他工作十個小時以上。
我也不會想腦袋被科學充滿,卻是腦袋裡想知道最多的一件事。
因為我還有朋友,還有探戈,還有家庭,還有生活。

雖然,你其實沒那麼喜歡他,
但這不代表你不能成為一個Physicist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t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